从赵之谦的《书吴让之印稿》谈篆刻的“巧”与“拙”
1863那一年,篆刻界本来天下太平,大家你刻你的,我刻我的,不管南北、不论徽、浙,各自相安无事。字撝叔印”,并且在边款里对吴让之大为赞赏:“息心静气,乃得浑厚,近人能此者,扬州吴熙再”。
元、明、清篆刻流派的全面介绍
因为此文要涉及的知识点多,又都是名人和人名。因此先要声明的是,这只是一个介绍性质的文章,不是啥论文,布丁说的话,也大都是聊大天的性质,很多话可能没有经过考究,万一说错了,你别来打我,要是那位大神的先师在这里没有介绍到,是布丁的学识浅薄,并不是贵先师的名望不重。
篆刻入门:不清楚源流,你怎么知道你跟谁学?
因为此文要涉及的知识点多,又都是名人和人名。因此先要声明的是,这只是一个介绍性质的文章,不是啥论文,布丁说的话,也大都是聊大天的性质,很多话可能没有经过考究,万一说错了,你别来打我,要是那位大神的先师在这里没有介绍到,是布丁的学识浅薄,并不是贵先师的名望不重。
篆刻经典:陈巨来《安持精舍印话》粗读
学习篆刻,扩展知识的一个方法是看前人的论印文章,边看书,边作记录,更有利于记录学习心得,更有利于整理。今天分享的是我读陈巨来先生的《安持精舍印话》的读书笔记。因为是读书笔记,并不是原文翻译,所以,加有自己的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