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吴第三位皇帝,被权臣拥立,却没有成为第二个汉献帝
孙休,字子烈,吴郡富春县人,吴大帝孙权之子,东吴第三位皇帝。孙休十八岁时,受封为琅琊王,太平三年,孙綝发动兵变,罢黜孙亮为会稽王,迎立孙休为帝,孙休三让而受,改元永安。
三国吴景帝孙休之死
吴太宗景皇帝孙休(235-264),字子烈,中国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三位皇帝,大帝孙权的第六子,公元258-264年在位。十八岁时,受封为琅琊王。太平三年(258年)九月二十六日,孙綝发动政变,罢黜孙亮为会稽王,迎立孙休为帝,孙休三次辞让而受,改元永安。
三国时吴国第三任皇帝孙休墓被发现?曾被盗墓贼光顾,已出土金器
原题:东吴景帝孙休陵墓葬地之谜本文作者 倪方六在安徽当涂姑孰工业园内,发现一座距今1700多年的东吴大墓,考古已进行多日。墓葬规模超过以前发现的东吴大将朱然墓,分析推测,此墓很可能是三国时期吴国第三任皇帝孙休景帝的陵墓。
东吴皇帝孙休,如何意料之外得皇位,铲除奸臣护正统?
等到他登基之后不久就将孙綝立为丞相,这孙綝可谓是权倾朝野,对孙休这个名义上的君王更是毫不尊敬,时刻都有想要取而代之的想法,孙休作为一国之君自然不忍这样,于是便与其他的臣子一起合谋,最终铲除奸臣,重新维护了自己的统治。
为臣民着想:孙休为啥给几个儿子怪名字,原来为今后避讳
为臣民着想:孙休为啥给几个儿子怪名字,原来为今后避讳孙休,字子烈,孙权第六子,十八岁时,受封为琅琊王。太平三年(公元258年)九月,孙綝发动政变,罢黜孙权少子孙亮,迎立孙休为帝,孙休三次辞让而受,改元永安,成为东吴第三任皇帝,是为吴景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