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瑜病逝后,他的三个子女,都是什么结局呢?
周瑜(175年-210年),字公瑾,庐江郡舒县人 。周瑜是东汉末年名将,出身庐江周氏,洛阳令周异之子,堂祖父周景、堂叔周忠,都官至太尉。长壮有姿貌、精音律,江东有“曲有误,周郎顾”之语。周瑜年少的时候,就已经和孙策结交了,21岁起,周瑜跟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。
周瑜(175年-210年),字公瑾,庐江郡舒县人 。周瑜是东汉末年名将,出身庐江周氏,洛阳令周异之子,堂祖父周景、堂叔周忠,都官至太尉。长壮有姿貌、精音律,江东有“曲有误,周郎顾”之语。周瑜年少的时候,就已经和孙策结交了,21岁起,周瑜跟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。
而孙权几位儿子里,其实质量都挺高,孙亮其实也很出色,但奈何年少且用人不当,孙休虽然心肠软弱,在位期间虽有交阯郡郡吏吕兴叛乱、海贼破海盐县、豫章郡民张节叛乱等事,对外又有偷袭总体上来说在位这五六年期间,还算是不差的,毕竟重视学业、鼓励农耕是正道之举,但奈何他在位期间太短,这些有利的
东吴的末代君主乌程侯孙皓,是孙权故太子孙和的长子。他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。孙皓的即位纯属偶然。公元264年,他的叔叔、景帝孙休病逝,年仅三十岁。太子年幼。临终前,孙休将太子托付给丞相濮阳兴。由于当时蜀国刚刚灭亡,东吴交趾郡(今越南河内)又发生了吕兴叛乱。
因为《三国演义》等通俗演义以及各种戏剧等流传的影响,导致我们对三国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演义的影响,或者有时候会有意无意混淆历史和演义的情况,在这其中,恐怕最容易受混淆的就是蜀国的情况了。
我们上文讲过,孙鲁班不是木匠,而是孙权的长女,母亲是步夫人,步练师。孙鲁班善用权术,曾权倾一时,被称为三国时期最狠毒的公主,行事做派和唐朝太平公主有些相似,我们在明天插播一期太平公主。
吴景帝孙休(235-264),字子烈,中国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三位皇帝,孙休为大帝孙权第六子,继父孙权、弟孙亮后成为吴国第三任皇帝。公元258-264年在位。十八岁时,受封为琅琊王。
从镬里返回之后,就称病不上朝,又让他的弟弟威远将军孙据进入苍龙门担任宿卫,武卫将军孙恩、偏将军孙、长水校尉孙,分别驻守各军营,想用以自保。
她是三国孙权六子孙休的后裔,抗战时期的女烈士!富阳古称富春,春秋时是孙武仲子孙明的受封食采地。富阳龙门是江南最大的自然村,全村2000多户人家,6000多人口,90%以上为孙姓,即有5000多人是孙权后裔。
三国时期,一般指从黄巾起义爆发的公元184年,到公元280年晋武帝灭吴统一全国,近一百年时间。汉献帝反抗过,结果皇后、贵妃、皇子连带外戚董氏、伏氏大批人被杀,幸好曹操父子宽容,他才没有被害。